查看原文
其他

民大传递手:做一颗大运的火种

民小薇 西南民族大学 2022-08-04

这是西南民族大学的第1831条推送

近日,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种交接欢迎仪式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。我校建筑学院民族地区城镇规划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地日尔者,作为大学生代表参与了火种传递。



传递的是火种,更是大运精神

再谈及火种交接仪式,地日尔者下意识地把手举起,摆出传递火种的姿势,“火种灯拿在手上时不是很重,但它所代表的意义在我心里是非常有分量的。” 

▲地日尔者在传递火种

今年2月,地日尔者每日清晨骑车前往排练现场,一练就是一整天。“交接的细节经常会有改动,甚至推翻方案重新设计,但参与的每一个人都发自肺腑地想做好这件事。传递交接的一瞬间我觉得,我们传递的不仅仅是火种灯,更是大运精神。”
“你问我大运精神是什么?”他挺了挺腰杆,不假思索地说,“就是敢想敢干,敢于拼搏,绽放自己的色彩,释放自己的能量。”
敢想敢拼,像火种一样长燃不息

如果回溯地日尔者的少年时光,或许就能对他理解的“敢想敢干,敢于拼搏”的大运精神有所体悟。
回想起在家乡大凉山美姑县的幼时岁月,地日尔者说:“最难熬的时候,全家拿着每个月230元的低保生活。尽管如此,父母也从未动过让我和姐姐辍学的念头。父母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,所以,砸锅卖铁都要供我们读书。”地日尔者略低着头,沉默许久。
▲少年地日尔者(左一)
初中毕业后,地日尔者来到成都求学,这一晃就是7年。最初,只身一人的孤独让这个少年难以入眠,实在忍不住了才给家里打了第一通电话,却绝口不提想家。“既然敢只身赴蓉,就要拼尽全力留下来!”
跟不上课程进度是地日尔者最恼火的,同学们读一遍就懂的内容,他要读好几遍。但倔强的他就是要一遍一遍重复,白天学不完就挑灯夜战,每晚打着手电蜷在被窝里赶进度。刚到成都时,他每科只能考二三十,一学期后,他的期末总成绩提高了400多分。
从16岁的那个夏天开始,敢想敢拼的火苗就在地日尔者的身上长燃不熄。
走出去,是为了更好地回来

多年来,地日尔者一直铭记离乡求学的目标:“走出去,是为了更好的回来。”本科毕业后,地日尔者顺利考上了大凉山越西县的选调生,成为了一名基层公务员。地日尔者的工作强度很大,工作至凌晨是常有的事。对贫困户的帮扶工作是地日尔者主动承担的,“我想去了解这些贫困人家的生活状态到底是怎样的,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。”
地日尔者负责的6户帮扶对象中有两位是麻风病患者,他们的生活非常窘迫。地日尔者为两位老人危房重建一事努力奔波,向政府申请批款,找工匠修缮。经过努力,如愿让两位老人住进了新房。▲工作中的地日尔者
一年后,看到一户户村民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,曾经夜晚漆黑的村庄也有了星星灯火,实现了户户通水,村村通路,地日尔者感到由衷地快乐。他出现在村里时,每户人家都盛情邀请他做客,发自内心地感谢他,在一张张淳朴的笑脸上,地日尔者总能感受到忙碌的意义和价值。
我是属于大凉山的一束火星

能力被认可,为人受称道,地日尔者却在工作一年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——辞职读研。
刚开始,许多人都不理解,父母也不能接受这个决定,但地日尔者坚持:“只有让自己具备更强的能力与更高的眼界,才能做出更大的事业来。”他顶住家庭和就业的压力继续发奋读书,在2020年跨专业考入了我校建筑学院,学习与乡村振兴紧密联系的民族地区城镇规划与管理专业。
▲地日尔者在接受采访
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,地日尔者亦十分有想法。“如有可能,我还想继续读博,因为家乡亟需的是能振兴一方的优秀人才。对我来说,个人的生计是小事,但如果学成回乡,改变的可能就是一个村,一个乡,乃至一个县。”
▲地日尔者在基层走村入户
“我终究是属于大凉山的一束火星。”凭着这样的信念,一个韧劲十足的青年正在用自身行动实践“敢想敢拼”的大运精神。

往期精彩回顾简直绝美!民大春景 “ 粉 ” 刷你的屏!
热切关注!民大师生热议两会
福利来了!今天,祝每一个“她”节日快乐!

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>>>>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信文编 | 靳云茜 编辑 | 管朔 陈梅责任编辑 | 陈媛媛关注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博,QQ公众号,抖音号,视频号,B站更多精彩等你来发现
一键三连,为民大点赞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